香港藏書家鄭明仁(老總)於2024年因心臟病離世。同為藏書家、「三劍俠舊書拍賣群」創辦人李偉雄(雄哥)以友人身份協助打理「老總書房」。早前,李偉雄決定將「老總書房」內約2,000本書捐贈給香港文學生活館,並計畫舉辦舊書拍賣。然而,在處理捐書期間,李偉雄因突發疾病入院,導致捐書事宜延遲。最終,李偉雄於4月2日與世長辭,其家人代為處理捐贈舊書相關事宜。離世消息傳出後,逾百個群友發文悼念,向雄哥表達感謝與祝福,感激他創建舊書交易平台並舉辦線下聚會,促進會員交流,為香港舊書界作出卓越貢獻。
在英國拍賣會上,一本中文版本的《聖經》以驚人的56,000英鎊(約56萬港元)成交,震驚在場的所有人。這本聖經不僅是歷史上第一本用中文書寫的聖經,其印刷時間可追溯至1815年左右。這本中文聖經為捐贈給樂施會各地區商店的23本珍貴書籍之一,並在於3月10日至20日在知名拍賣行Bonhams連同其他書籍一同進行拍賣,最後拍賣會共為樂施會籌得超過105,000英鎊的善款。
自生成式AI出現以來,不少創作者都會好奇AI的創造力如何,繼而下達指示創作出不同的作品,甚至涉及到藝術界。國際知名的拍賣行佳士得(Christie’s)將於2月20日美國紐約舉辦首場由AI創作的藝術拍賣會「Augmented Intelligence」。然而,自消息發布後,隨即引發起逾6,000名藝術家發起聯署,要求取消拍賣會,指控AI生成的作品是對人類藝術家作品的「集體盜竊」。
義大利藝術家卡特蘭(Maurizio Cattelan)用膠帶把一根香蕉黏在牆上,創作3幅名為《喜劇演員》(Comedian)的藝術品,其中一幅20日在紐約蘇富比拍賣會以520萬美元(約港幣4100萬)拍出,遠遠超出100萬美元至150萬美元的初步估價,引發熱議。該作品以簡單的表現手法——把一根香蕉用封箱膠帶貼在牆上而作為藝術作品引起關註。大家當時紛紛討論,作為一個藝術創作,它的價值何在?該作品中的香蕉曾被兩次吃掉,這次拍賣完後,中國幣圈富豪孫宇晨透露得標10秒之後就決定要吃掉香蕉,以獲得獨一無二的藝術體驗,當時腦中還有一些「笨問題」,例如香蕉是否腐爛,或是該如何評估這件作品的價值。香蕉的原供應商、74歲的水果攤販阿拉拇(Shah Alam)得知消息落淚表示:「我是一個窮人,從未見過這麼多錢。這樣的事情竟然發生在一根普通的香蕉身上,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我們都會記得《異鄉人》 (L'Étranger) 裡莫梭如何冷漠地出席母親的喪禮,這部卡繆 (Albert Camus) 在1942年出版的中篇小說,於納粹佔領法國的期間面世。據《衛報》報導,一份《異鄉人》的「手稿」於 6 月 5 日在巴黎拍賣會上以 65.6萬歐元(約548萬港元)售出,成為藏書界一大盛事,惟這份手稿標示了於 1944 年撰寫,亦即小說出版兩年後。這次的拍賣師 Alexia Taiclet 解釋:「很少有卡繆的手稿被拍賣」,拍賣行在介紹時強調:「它的歷史和確實的年代是神秘的」,人們認為當時巴黎被納粹佔領,卡繆靠著微薄的資源維持生計,為了籌集資金,「偽造」了這份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