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足球"

【新書】李紹基《半場香港,半場臺灣》自序

書序 | by 李紹基 | 2025-04-17

李紹基近日出版第二本個人作品集《半場香港,半場臺灣》散文集,收錄了他從2017年至2025年的文字創作。李紹基自言書作取名《半場臺灣,半場香港》,一來自己是足球迷,二來是出版時間恰好處於他人生上半場已然結束,下半場哨聲已吹響一陣子的階段。書中記錄了自他移民到台北後的新發現與衝擊,不乏他與臺灣人於磨合過程中所鬧出的種種趣事;另外,它亦收錄了他在人生上半場,於香港的土壤中埋下的斑駁回憶。《半場香港,半場臺灣》籌備了兩年半的時間,李紹基需在香港和臺灣兩邊處理眾多陌生之事,生活仿如在現實與夢想之間跌跌撞撞,好比進行一場漫無止境的球賽,也好像墮進一場接一場的夢。

【無形.褲作用】波褲

散文 | by 李文雋 | 2023-03-23

自此,波衫被打造成足球產業中的最強商品。印有球星名字、號碼和球隊徽章的波衫,成為身份認同的共同符號,既是族群的旗幟,也是與偶像的連繫。波衫也成為時尚潮流的產物,例如88年荷蘭的漸變色幾何圖案和98年墨西哥的原住民圖騰暗花,都成為備受追捧的經典之作。有趣的是,喀麥隆成為破革的代表,先於02年推出無袖背版波衫,再於04年推出「波衫波褲一體」的連身裝,但都被國際足協一一拒絕。 相反,不起眼的波褲,並未如波衫甚至波鞋般高度商品化。波褲印上號碼於80、90年代後始變得普遍,雖然也有球隊徽章,但卻未受到贊助商的青睞。波褲的長度似乎也限制了它跟時尚的結合,畢竟波衫配牛仔褲或短裙,總比恤衫配短波褲更得體。

【德國出局失落詩輯】:對我微笑過的大地面目全非

其他 | by ksiem-cheung | 2018-08-27

德國世界盃分組出局,無緣十六強。英國明星球員、著名評論員萊因克爾(Gary Lineker)曾說過:「足球很簡單,二十二個人在場上追逐一顆球,九十分鐘後,贏的總是德國人。」德國足球歷史淵源深厚,因其鐵血、嚴謹、紀律著稱,曾經是讓其他球隊望而生畏的名字,也在世界盃舞台上不斷創造出驚奇成績。而2018年德國竟然分組賽出局!

諾獎作家的足球評述︰卡繆無錢買球鞋 莫言踢過門將

其他 | by 洪昊賢 | 2018-07-11

2018世界盃開鑼,我們找來四位諾貝爾文學獎的得獎作家:卡繆、略薩、大江健三郎和莫言作文字直播,談談他們的足球經驗與對足球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