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獎提名】多部香港電影入圍!《智齒》橫掃14項提名,三港星角逐影帝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2-09-30

    將於11月19日舉行的「第59屆金馬獎」,今午(27/9)公布各個獎項的入圍名單,不少香港電影均有份入圍,其中《智齒》繼早前金像獎後,再次橫掃頒獎禮的14項提名,成為今屆金馬獎的入圍大贏家,憑此片奪得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的劉雅瑟,成功再次入圍競逐金馬影后,香港演員袁澧林亦憑《窄路微塵》提名「最佳女主角」。至於今屆影帝寶座,更有三名香港演員同時入圍競逐,其中包括黃秋生、林家棟與張繼聰;由定居於香港的馬來西亞導演及編劇劉國瑞拍攝的第一部長片電影作品《白日青春》,亦取得「最佳劇情片」在內的六項提名。其他獎項方面,余香凝亦憑《緣路山旮旯》提名「最佳女配角」,陳梓桓也繼2016年後再憑《憂鬱之島》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而麥海珊監製的《黑牆》則入圍「最佳紀錄短片」,並將於今屆金馬獎進行首映,該片攝影師梁銘佳今屆亦憑《白日青春》入圍「最佳攝影」。


    【金像獎】謝賢劉雅瑟首封影帝影后 許冠文獲頒終身成就獎:「就算喊,都係笑住嚟喊」



    今屆金馬獎有多名香港電影人取得入圍提名,其中在金像獎已取得四個獎項的《智齒》,再次橫掃金馬獎並取得14項提名,包括「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等大獎,成為本屆入圍提名最多的電影,僅隨其後的,則是同獲13項提名《一家子兒咕咕叫》,以及在台灣票房破億台幣的《咒》。憑《智齒》榮獲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的劉雅瑟,力求在金馬獎再下一城,今屆與其爭奪影后的,包括相隔21年再演香港電影《燈火闌珊》的張艾嘉,以及蔡亘晏(《咒》)、洪慧芳(《花路阿朱媽》),還有來自香港的演員袁澧林。憑《窄路微塵》入圍的袁澧林,在戲中飾演失業的年輕單親媽媽,這也是她首次取得金馬獎項提名。

    被選為今屆「香港亞洲電影節」開幕電影的《窄路微塵》,在戲中獨力經營清潔公司的張繼聰,同樣首獲金馬影帝提名,將與另外兩位香港演員爭奪影帝寶座,包括憑《智齒》入圍的林家棟,以及演出劉國瑞新作《白日青春》而入圍的黃秋生。曾三奪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的黃秋生,這次是繼《野獸刑警》(1998)與《千言萬語》(1999)後,再次取得金馬影帝提名,此前兩次皆未能奪獎而回。除了三位香港演員爭逐影帝外,張孝全也憑《罪後真相》相隔10年再次入圍,並與《一家子兒咕咕叫》游安順爭奪獎項。

    劉國瑞拍攝的第一部長片電影作品《白日青春》,除了有黃秋生入圍「最佳男主角」獎項外,有份演出的林諾同告入圍「最佳新演員」,電影也取得「最佳攝影」提名,並成為今屆「最佳劇情片」候選五強之一,而劉國瑞亦取得「最佳原著劇本」提名,將與同樣首次擔任導演的柯震東競逐「最佳新導演」獎項。至於剛取得本地千萬票房的愛情小品電影《緣路山旮旯》,則有余香凝取得今屆最佳女配角的提名,而去屆金馬獎憑《濁水漂流》取得「最佳原創電影音樂」與「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兩項提名,今屆再次憑《窄路微塵》成功「冧莊」,取得「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提名,有份創作的歌曲〈在路上〉(詞:曾永曦/曲:黃衍仁、曾永曦/唱:黃衍仁、611)亦入圍「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另外,2016年曾經憑《亂世備忘》,以新人姿態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香港獨立電影導演陳梓桓,第二部長片《憂鬱之島》亦再次取得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項提名。電影爬梳與浮城命運糾纏的三段歷史事件,促成三代站於時代浪尖的青年,一段跨越立場和政見的歷史對話,在世界各地影展均曾上映,稍後亦將於英國發行放映,唯礙於修訂後的《電檢檢查條例》,預料香港上映之日將遙遙無期。



    「第59屆金馬獎」完整入圍名單:


    【最佳劇情片】

    《咒》

    《哈勇家》

    《智齒》

    《白日青春》

    《一家子兒咕咕叫》

    【最佳導演】

    柯孟融/《咒》

    陳潔瑤/《哈勇家》

    張作驥/《夏日天空的那匹紅馬

    鄭保瑞/《智齒》

    詹京霖/《一家子兒咕咕叫》


    【最佳男主角】

    張繼聰/《窄路微塵》

    林家棟/《智齒》

    黃秋生/《白日青春》

    張孝全/《罪後真相》

    游安順/《一家子兒咕咕叫》


    【最佳女主角】

    蔡亘晏/《咒》

    袁澧林/《窄路微塵》

    劉雅瑟/《智齒》

    張艾嘉/《燈火闌珊》

    洪慧芳/《花路阿朱媽


    【最佳男配角】

    高英軒/《咒》

    李淳/《智齒》

    朱軒洋/《黑的教育》

    鄭東煥/《花路阿朱媽》

    胡智強/《一家子兒咕咕叫》


    【最佳女配角】

    林詹珍妹/《哈勇家》

    余香凝/《緣路山旮旯》

    方郁婷/《罪後真相》

    楊麗音/《一家子兒咕咕叫》

    李夢苡樺/《一家子兒咕咕叫》


    【最佳新導演】

    柯震東/《黑的教育》

    劉國瑞/《白日青春》

    何書銘/《花路阿朱媽》

    曾英庭/《查無此心》

    孔慶輝/《海鷗來過的房間》


    【最佳新演員】

    黃歆庭/《咒》

    張祖鈞/《哈勇家》

    周興哲/《我吃了那男孩一整年的早餐》

    林諾/《白日青春》

    胡智強/《一家子兒咕咕叫》


    【最佳紀錄片】

    《塵默呼吸》

    《神人之家》

    《大俠胡金銓》

    《憂鬱之島》

    《九槍》


    【最佳動畫片】 ( 入圍從缺 )

    【最佳劇情短片】

    《看海》

    《講話沒有在聽》

    《大日子》

    《話語》

    《有羽毛的東西》


    【最佳紀錄短片】

    《當我望向你的時候》

    《打光》

    《一邊星星 一邊海浪》

    《庭中有奇樹》

    《黑牆》


    【最佳動畫短片】

    《春分》

    《大橋遺犬》

    《島影》

    《熱帶複眼》

    《魍神之夜》


    【最佳原著劇本】

    張喆崴、柯孟融/《咒》

    陳潔瑤、謝惠菁/《哈勇家》

    劉國瑞/《白日青春》

    何書銘、王欣茹/《花路阿朱媽》

    詹京霖/《一家子兒咕咕叫》


    【最佳改編劇本】

    杜政哲/《我吃了那男孩一整年的早餐》

    歐健兒、岑君茜/《智齒》


    【最佳攝影】

    陳克勤/《咒》

    鄭兆強/《智齒》

    梁銘佳/《白日青春》

    姚宏易/《我心我行》

    蘇偉鍵/《海鷗來過的房間》


    【最佳視覺效果】

    黃閔彬、謝孟成、盧冠松、李哲誠/《咒》

    林嘉樂、何文洛、刁璟瑋/《智齒》

    嚴振欽/《黑的教育》

    楊敏杰/《燈火闌珊》


    【最佳美術設計】

    陳若宇/《咒》

    林典右、曾豪銘、林芷蔚/《素還真》

    麥國強、王慧茵/《智齒》

    葉子瑋/《查無此心》

    張軼峰/《一家子兒咕咕叫》


    【最佳造型設計】

    董彥秀、 儲榢逸/《咒》

    樊仕清、陳有豐/《素還真》

    余家安、葉嘉茵/《智齒》

    施筱柔、張甫丞/《查無此心》

    陳怡如/《一家子兒咕咕叫》


    【最佳動作設計】

    廖嘉升、林奎協, 莊人銘/《素還真》

    黃偉亮/《智齒》

    洪昰顥/《查無此心》

    馮推守/《芽籠》

    許芳宜/《我心我行》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李銘杰/《咒》

    黃衍仁/《窄路微塵》

    川井憲次/《智齒》

    李哲藝、林強/《我心我行》

    許志遠/《一家子兒咕咕叫》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為了妳〉/《九槍》

    〈烤火的房〉/《哈勇家》

    〈想知道你在想什麼〉/《我吃了那男孩一整年的早餐》

    〈在路上〉/《窄路微塵》

    〈永遠的所在〉/《流麻溝十五號》


    【最佳剪輯】

    黃懿齡/《神人之家》

    柯孟融/《咒》

    David RICHARDSON/《智齒》

    解孟儒、李蕙/《黑的教育》

    詹京霖、林雍益、陳珮盈/《一家子兒咕咕叫》


    【最佳音效】

    高偉晏、李銘杰、Richard HOCKS/《咒》

    Nopawat LIKITWONG/《智齒》

    高偉晏、蔡篤易、鄭元凱/《查無此心》

    劉志強/《海鷗來過的房間》

    杜篤之、江宜真、陳煜杰/《一家子兒咕咕叫》


    【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

    陳銘澤


    【終身成就獎】

    賴成英

    張照堂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看《貓貓的奇幻漂流》雜感

    影評 | by 泊泉 | 2025-05-07

    編輯推介

    奶奶的梔子花

    小說 | by 陳巧蓉 | 2025-05-14

    《貓貓的奇幻漂流》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5-09

    代溝

    散文 | by 無鋒 | 2025-05-07